不銹鋼鑄件的生產(chǎn)工藝概述 |
發(fā)布者: 點擊:1371 |
所謂熔模鑄造工藝,簡單說便是用易熔材料(比如蠟料或塑膠)制成可熔性模型(簡稱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敷若干層特制的防火涂料,經(jīng)過干燥和硬化產(chǎn)生一個總體型殼后,再換蒸氣或熱水從型殼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殼置于沙盒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終將金屬型鑄放進煅燒爐中經(jīng)過高溫焙燒(如選用高韌性型殼時,可無須造型而將出模后的型殼直接焙燒),金屬型鑄或型殼經(jīng)焙燒后,于其中澆筑熔化金屬而獲得鑄件。 熔模鑄件規(guī)格精度較高,一般可達CT4-6(砂模鑄造為CT10~13,壓鑄為CT5~7),自然因為熔模鍛造的工藝過程繁雜,影響鑄件規(guī)格精度的因素較多,比如模料的收縮、熔模的形變、型殼在加熱和制冷情況下的線量轉(zhuǎn)變、合金的縮水率及其在凝固過程中鑄件的形變等,因此一般熔模鑄件的規(guī)格精度盡管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升(選用中、高溫蠟料的鑄件規(guī)格一致性要提高許多)。 抑制熔模時,選用型腔表面光潔度強的壓型,因而,熔模的表面光潔度也高些。此外,型殼由耐熱的獨特粘接劑和耐火材料配制成的防火涂料涂放在熔模上而制成,與熔化金屬直接接觸的型腔內(nèi)表面光潔度高。因此,熔模鑄件的表面光潔度比一般鑄件的高,一般可達Ra.1.6~3.2μm。 |
上一頁:不銹鋼鑄件的整理方式有哪些 下一頁:鋁鑄件的表面裂紋有何處理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