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壓鑄件的各項表面處理工藝的特征 |
發布者:紅光精密鋁合金壓鑄件 點擊:6911 |
正因為鑄鋁技術在現代機械、工業行業的廣泛應用,才使得鋁合金壓鑄件十分常見,為了提高工件的質量和性能,鋁合金壓鑄件成型后還需要進行表面處理。常規涉及到的方法主要有四種。
一種是鋁合金壓鑄件的磷化處理,研究表明,硝酸胍憑借水溶性好,用量低,快速成膜的特點可以作為其磷化的有效促進劑;而氟化物可促進成膜,增加膜重,細化晶粒,對改善鋁合金壓鑄件表面的磷化膜有很好的作用。
另一種是鋁合金壓鑄件的堿性電解拋光工藝,轉換開關通過研究比較了緩蝕劑、粘度劑等對拋光效果的影響,從而得到了拋光效果很好的堿性溶液體系,并得到了能降低操作溫度、延長溶液使用壽命、同時還能改善拋光效果的添加劑。
測試證明,若是用葡萄糖的NaOH溶液在某些條件下進行鋁合金壓鑄件的直流恒壓電解拋光,那么鑄件表面反射率可以達到90%,但由于實驗還存在不穩定因素,有待進一步研究。
還有一種是鋁合金壓鑄件的環保型化學拋光處理工藝,它是以磷酸一硫酸為基液的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合物來替代硝酸,從而實現了實現NOx的零排放且克服以往類似技術存在的質量缺陷。硝酸在鋁合金壓鑄件化學拋光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點腐蝕,提高拋光亮度。
除此之外,電化學表面強化處理也是鋁合金壓鑄件應用的一種表面處理工藝,讓鑄件在中性體系中陽極氧化沉積,并形成類陶瓷非晶態復合轉化膜的工藝。工藝研究結果表明,在Na_2WO_4中性混合體系中,控制成膜促進劑濃度為2.5~3.0g/l, 絡合成膜劑濃度為1.5~3.0g/l,Na_2WO_4濃度為0.5~0.8g/l,峰值電流密度為6~12A/dm-2,弱攪拌,可以獲得完整均勻、光澤性好的灰色系列無機非金屬膜層。 |
上一頁:鑄件冷卻過程中表現出的相變應力 下一頁:鋁鑄件有黑斑、粘模的改善及銅鎳鍍層的退除 |
![]() ![]() |